满意,转身下楼,门就在身后被关上了。
尤嫂念在柳碧瑶年纪尚小,又未十分熟悉段家的人情世故,吩咐她做的事情通常也是些轻巧的细活。每到中午,厨房的佣人盛好饭菜,盖上青花瓷碗,装进竹篾匣里,让柳碧瑶给段家古董店的掌柜送过去。
送饭也是门艺术,走的时间长了饭菜就会凉掉,偏偏古董店的掌柜乌泽声是位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士,颇讲究饭菜的热度,太热烫口,太凉伤胃。他对柳碧瑶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米饭要热,菜要温,这样吃着才舒服。
古董店不远,绕过一条繁华的大马路,左边第二个路口进去就是。天气好的时候,会有个白发苍苍的阿婆提着篮子在路口叫卖煮好的茶叶蛋。
风吹着玉兰树油亮的叶子,沙沙声清晰入耳。玉兰花瓣虽然硕大却也精致,顶端一抹晕染的紫红,遥望过去,如胭脂洇于雪中,空灵中又多了一丝曼妙的妩媚。春日晴好,柳碧瑶的心情也跟着快乐起来,她挎着篾匣出了花香横溢的庭园,一缕柔和的风拂过她粉嫩的脸颊,脚步越发轻盈。
柳碧瑶脚刚踏出门,迎面撞上了走来的一个人。柳碧瑶灵活地闪身,和那个人擦肩而过,手臂一拐,篾匣里的汤碗顺势倾了,篾匣下面湿漉漉地渗出点滴汤汁。那人自顾走过,头都不回,仿佛刚才是刻意为之。柳碧瑶认得她,是段家的女佣小素。小素性格孤僻乖戾,彼此年纪差不多,却从来没有和她说过话,人长得又黑又瘦,尖得过分的下颌让柳碧瑶联想到柳家村的孙寡妇。
她曾不经意间发现小素偷吃段小姐的胡桃松糕,一大把一大把地往嘴里塞,瘦腮帮撑得鼓鼓的,样子非常好笑。
这并不能破坏柳碧瑶的好心情,她正了正篾匣,继续赶路。
一截碧绿的胡柚木掠到墙外,雀鸟啾啾栖在枝头,繁茂的枝叶挡住了正午热烈充实的阳光,只露出远处教堂的尖顶。有女子披着微水涟漪的长发,袅娜多姿地从段家门口经过。
柳碧瑶抽了条抹布擦干净匣底的汤汁,怕乌掌柜又唠叨,然后脚底生风地绕过围墙。车辆来来往往穿梭如织,她等到空暇就穿过马路。柳碧瑶回头瞄了一眼段家高耸的外墙,见一个人背着一只大麻袋,绕着墙走来走去,不时伸长脖子瞅瞅墙里的洋房,像是在找寻着什么。
第13节:晴绿暖香(8)
好事心一起,柳碧瑶又折回去,三两步来到那人的身边,严肃地问道:“你找什么?”
那人扭过头来,一副憨实的模样。天气已转暖,他仍裹着一件厚实的土棉袄,脸上就更是汗水淋漓,他见了柳碧瑶,憨厚地笑笑说:“俺,俺找俺舅公。”
“你舅公是谁?”
“俺舅公姓段,俺托人打听了,他就住在这里。”年轻人到底憨愚,说多了话就紧张,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面色绯红。
大概是乡下来的亲戚。柳碧瑶这么想着,对年轻人说:“那你等等。”
她重新绕到大门口,年轻人也背着大麻袋跟了过来。段老爷子正在园里拨花弄草,还没等柳碧瑶开口,年轻人甩下麻袋,兴冲冲地喊道:“舅公,舅公!”
段鸿直起身,脸上架着一副小圆眼镜。他低着头,透过眼镜的上方辨认着喊他舅公的年轻人,缓缓地说:“是阿瞒啊。”
“是俺,舅公!”叫阿瞒的年轻人难掩兴奋,眼里甚至现出了泪花,仿佛路途艰辛,终归找到了亲人的踪影。
段鸿背着一只手,又弯下腰去。一朵白兰枯了半截,丝蕊瑟瑟垂挂。他剪掉枯苞败叶,背着身问阿瞒:“你奶奶身体还好吗?”
“好,好!”
段鸿把剪子交给佣人,辫子垂落至腰际,缓缓地说:“先进屋再说吧。”
第14节:美人娟娟(1)
第三章 美人娟娟
段家的古董店隐匿在马路斜角的里弄里,乌檐青瓦,屋脊上蹲着只小石兽,古意浓浓。柳木门框上吊着一只细彩布条缀饰的旧铜铃,客人一进门就叮叮咚咚地敲出清脆绵长的回音。
柳碧瑶总是很小心地推开门,避免铜铃发出过分的响声。铺面并不大,进了门,再走过一条暗长的通道,就是段家收集古玩宝贝的地方。院里石井老树,阳光充裕,从木格子窗户里看过去,粉瓷陶器,玉石金雕林林总总地排满了鸡翅木做的橱架。
乌泽声掌柜说话很慢,柔声细语的让听的人替他着急,这大概跟常年和古董玩意儿打交道有关,精工细活的,眼力比话语重要得多。他中等个子,灰白长褂和青布鞋一成不变,上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