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良说:“怎么讲,表叔,有何赐教?”
李臻儿晃着头闭着眼睛说:“那地方是咱老祖宗从依兰斡朵里城南迁的第一站,你知道吗,当初你们赫舍里家族是随我们老李家胡里改部出来的。就在这个珲春叫‘奚关城‘的的方住了好多年呢,1372年__1406年住在这里,你算算多少年?李满住就出生在这地方!”李臻儿用一个手指指着北面一点一点地说着。
韵良只是听他说,也不言语。
李臻儿让韵良一定去看看那奚关城是个什么样。
韵良说:“珲春现在是中朝俄通商港口。”
“哦,是那样啊。”李臻儿瞪大眼睛看着韵良
“我会替你去看看你的奚关城的。”韵良乐呵呵地说。
韵良带着自己的弟弟韵拓韵康还有韵贵的二儿子赫文轩还有几个伙计一行来到珲春。
临走前,韵良说:“现在都四十年代了,社会上现在都穿西装,咱也穿西装,代表赫家,代表黄安口,上那地方不能太没形象了。”可是赫文轩坚决不穿西装,他穿一身深灰色柞蚕丝中式男装,韵良说:“也好,这样你就成了我们的招牌了,人家一看就知道我们做蚕丝生意的,还以为你是大老板呢。”
一行人来到珲春,像几个橡皮阀子掉进了大海一样。
这里是一个通商港口,各国人都有,这对在黄安口上长大的赫家园子的少爷们来说无形是一个新鲜的世界。街上到处都是高挑的**男人和女人,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还有皮肤白晰身着朝鲜服装的朝鲜男女。这给韵良,韵拓,韵康三个年轻人第一个冲击就是让他们一下子想起那个夺去他们父亲的俄罗斯女人黄海浪花……
考查市场,做蚕丝生意,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人际关系,谈何容易。
几个人出了车站,不知道往哪儿走,住哪客栈更合适,吃饭也不知道上哪儿吃,文轩还行,去过盛京读书,见过大城市。韵拓韵康一开始就受到父亲那事的影响,没有好好念书,也没出来过。
韵良一下子想起来李臻儿表叔说的奚关城,就说:“我们去奚关城看看,就住那儿,住下来再说吧。”
到了奚关城,在中心地带一个叫“望奚”的客栈住了下来,贵賤不差银子,一住下来心里有了底,一起出去转转。
赫文轩给大家讲:“珲春,原称‘浑蠢’,其语源于女真语,明代得名珲春。是以水得名,满语意为“边远之城”。珲春可做三种意思理解:一、可当尾巴和末梢之意来讲;二、作为河流的概念可当作岔子、江岔、河岔来讲;三、由于珲春东部、东南部濒临大海,颇有天涯海角之感,故又可当作边陲来讲。珲春群峦拱卫,濒临江海,是渚水流入江海的地方,正所谓“九河下梢”之地…….”
韵良说:“你行啊,赫文轩,咱老赫家出了个文化人,你跟谁学的啊,跟李臻儿表叔学的啊?”
“不是,是我有一本历史书上写的。”文轩说。
几个人一天天在外转,那一天,韵良说一起去河口看景致。
河口是珲春河入图门江的河口。
几个人在河边看着脚下翻滚的浪花,感受珲春河奔流着进入图门江的怀抱,鼓荡得大家特别的兴奋,说这地方要是搬运到黄安口可就美死了。
第三十七章
四个人在河口看着美景,见不远处的大石头上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她正神情专注地看着河口浊浪拍岸的惊涛,韵拓和韵康见此景紧张的不得了,说:“还是大哥过去看看吧。”韵良从沙石上轻轻地走过去,来到女孩子身边,站到她对面,想不管怎样,先用身体挡住她去路,如果她要寻短见,还会有机会拦住她。
可他走近时,那女孩子却抬起头和韵良打招呼问好。然后站起来说:“你以为我要跳河啊,怎么会呢,我没那么傻,只是我喜欢一个人在这里静静地想问题。”
韵良说:“这是啥地方啊,你看那浪,都在冒烟一样地翻腾,你不怕啊一个女孩子家,多危险啊!”
女孩子镇静地说:“不怕,我是在这河口边上长大的,我家就在这河口不远处,那边。”她用手指着。
韵良顺着他指的方向看,河口边上有一片小洋楼。女孩子说:“这叫河口花园。”
韵良说:“好美的房子。”
“你们怎么会来这里?”女孩子问韵良。
“我们几个人来这里考查。”韵良说。
“考查什么?”
“蚕丝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