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花和酒倒在李良荣墓前,跟地下的李良荣说说话。
然后自马来西亚出发,北上台湾。
先是出使越南八年,然后又到美国养病,和台湾,已经阔别了十年,至于大陆,已经是二十年不曾回过了……
当年他领兵打仗的时候,家里的两只小狐狸最让他放心不下,生怕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每每写家书都要反复叮嘱妻子一定要照顾好他们,使其茁壮成长,得了空闲可以回家时,他一定要给恩祈与恩和买西点、买冰淇淋吃,为他们选购衣物,挑选玩具。到现在,恩祈与恩和早就已经读罢大学有了女友,便是小女儿恩养,都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人生百载,当真是不过弹指一挥间。
回到台湾后,明清远拜访了旧友孙立人,看了旧部高魁元,他甚至还去见了张学良。
到底被幽禁了三十多年,便是再意气风发的少年,此刻的目光也是呆滞的,张学良望定明清远:“你老了。”
明清远只是苦笑:“你的头也秃了,有得老,总比没得老好。”
从前张学良在东北,明清远在东南,都是挥斥方遒的人物,现在,却都是背井离乡,尘满面鬓如霜呵。
“你……悔么?当年在西安……”明清远长叹一声,“如果当年便能知晓,我就不应该那样激你,不然,也许历史就会完全是两个样,我们今天,也不会在这里说这些话。”
张学良的脸上有明清远看不明白的复杂的表情,他不断地喘气,似乎灵魂正在地狱中苦熬,他的眼神苍老而空洞:“我的弟弟张学思是共
Chan党,现在闹文化Da革命,他也受到了迫害……总统留我到今日,也许,就是想让我看看今日之大陆。”
感慨万千地从张学良那里出来,明清远碰到老熟人俞大维。
俞大维早年留学美国和德国,是中国数学界和哲学界的杰出人才,李政道、朱光亚这两位物理学家都尊俞大维是栽培他们二人的恩师,而且俞大维出身名门,乃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曾中堂的曾外孙,他和总统也是姻亲,总统唯一的孙女蒋孝章就花落俞部长家,成为俞大维的长儿媳。西元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炮战的时候,明清远和俞大维曾经并肩战斗过,因为两人在工作和生活情趣方面非常投缘,后来便成了知音之交,比如明清远驻守金门时候的强悍作风招来台湾岛内一些政要的刻薄攻击,只有俞大维对明清远始终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在出使越南之前,明清远和俞大维常常在书房以茶代酒,纵论天下,品味独有的宁静和婉约。
“这次你打算在台湾住多久?”咖啡店里,坐在对面的俞大维呷了一口咖啡。
明清远微微一笑:“只是小住,过些时日便回美利坚。”
“又要走?没了你,金门岛怎么办?台湾都怎么办?总统说过,没有你就没有金门岛,没有金门岛就没有台湾!”俞大维笑道,“古宁头之役、大二胆之役、光复南日岛、光复湄洲岛、八二三炮战……共军到现在都不敢染指台海,完全都是因为仲玉老弟你雄风犹在啊!”
“这几年心脏已经开过三次刀,还装了起搏器,哪里还有什么雄风?”
“有的有的,仲玉你风采依旧,你这种儒将气质是常年在沙场拼杀和文化底蕴造就的,怎么会因为年纪而改变呢?仲玉,再过几天就是你的六十大寿了吧?打算在哪里过?”还没等明清远回答,俞大维忽然就笑了笑,“这样吧,全都由我来安排,今年的二月二十六日,你在金门岛庆生。”
金门岛,当然得在这里。
如果说明清远在抗日战争和戡乱战争中的成就是因为时势造英雄,那么古宁头战役之后,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英雄造时势”了。
明清远并没有想到要请多少人,但是没想到在二月二十六日这一天,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来到金门岛祝贺这位悍将的六十大寿,至于俞大维,为了明清远的生日绝对没有少费心思,除了地点选择了莒光楼之外,还特意打造了一把长剑送给明清远,取名为“金门之剑”,剑上刻了“金门胜利,永志勋劳”八个字。
“虽然比不上校长给你的中正剑,但是也是我的一片心意。”俞大维轻轻拊掌,立即有二十多
名年轻的国军官兵站成三排,“有一首歌,你可一定要听听,这可是写给你的歌。”
接过了金门之剑的明清远挑一挑眉表示不理解:“写给我的歌?”
“仲玉,自八二三炮战之后,你出使越南八年,这几年又在美国养病,当然不知道岛内发生了哪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