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阿比西尼亚一样简单吗?
总司令亚历山大与总参谋长史迪威权力相当,势力相等,还分别代
表英美两个大国,亚历山大悻悻,他凭什么就要听这个美国佬的话?
“怕死就不是军人!你们英国佬只知道逃跑!”史迪威气得拍案而起。
亚历山大也不甘示弱:“是是是,你们美国佬能打,去年怎么在珍珠港被日本人打得鬼哭狼嚎,沉了那么多的巡洋舰,毁了那么多的飞机?”
两人的声音越吵越大,分别问候了对方的母亲、妹妹、祖母、姨母等女性成员,问候完毕,亚历山大威胁史迪威他要向罗斯福总统报告,史迪威则威胁亚历山大他要向丘吉尔首相控诉,最后他们一起恶狠狠地向他们共同的上帝发了誓,说一定要付诸行动。
蒋宋美龄不停地安慰怒气冲天的史迪威,蒋介石也在旁边劝了亚历山大半天,史迪威和亚历山大这才气鼓鼓地坐下,经过一番讽刺和挖苦以及蒋介石和蒋宋美龄的调解之后,终于勉强达成了协议: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在中线,以彬马那一带为主阵地迎击敌第五十五、第十八师团;西线由英军负责在阿兰谬、马圭一带构筑防御战线,阻击敌第三十三师团;东线是中国远征军第六军暂编第五十五师驻防的垒固。三方面打造成一条坚固的防御壁垒,为保证友邻部队安全,无论怎样,谁都不能擅自撤退。
终于部署完毕,蒋介石微笑着同史迪威握过手,又把手伸向亚历山大。
反正阿兰谬、马圭一带也不是主要阵地,防守而已,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于是亚历山大也比较爽快的同蒋介石握手,道了声合作愉快。
这个时候,得知了第五十六师团的快速分队是被中国远征军打的全军覆没的日本第十五军团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也召集了所有的将领来商量对策:“虽然缅甸中路沿着同古、彬马那到曼德勒一线,几乎是一马平川,很有利于帝国机动部队的进军,但是追击英缅军时阻拦我们的中国部队就在那里,并且相当强悍,如果强行突破,可能损失巨大……”
“英缅军很不济,驱逐他们容易的很,不如我们绕开中国人,集中主要兵力追着黄毛打!”第三十三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嚷道,“司令官阁下,我们可以先拿下仁安羌,那里有大量石油,可以支持帝国进行圣战!”
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牟田口廉也不同意樱井省三的看法:“如果集中兵力去追击英缅军,怕是会招到中国军队从侧面打击,风险太大。司令官阁下,我建议我们可以分三路推进,除了追击英缅军外,中路用重兵携带大量辎重,以飞机大炮开路,步兵紧跟其后。东路则由渡边将军率第五十六师团穿插,无论哪一路取得胜利,都可以迂回,协助友
军从侧面打击敌人!”
“我赞成牟田将军的建议。”第五十六师团师团长渡边正夫恨恨,“我就不信了,区区几个支那人怎么能阻的了我们?一定有美国佬从中作梗!”
“这样好了,第十八师团和第五十五师团相互配合,从中路突破。”饭田祥二郎摩拳擦掌的下达了最后的命令,“第三十三师团往西线进发,以占领仁安羌为目的。第五十六师团向东线进攻,截断支那军队归路,堵死他们的补给线!彻底将他们困死在缅甸!”
“誓死为天皇效忠!大日本帝国万岁!”几名师团长激动到脸都涨得通红,若能彻底打垮支那人,占领缅甸,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情啊!
“我有一个问题。”明清远望向亚历山大,“如果日军放弃了中路,而是大举扑向西线英缅军,你们一开溜,那么远征军第五军的侧翼就会完全暴露……”
“他说的对,关键是英国人能不能守住!”戴安澜首先表示赞同。
亚历山大瞪了这些中国人一眼,只得划了一个十字,无比严肃地说:“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英缅军遭遇日军时不会后撤。”
到底还是不放心,孙立人道:“不如抽调远征军新三十八师的一一二团和一一三团,由师副明清远率领,会后开赴曼德勒西南一百五十公里处的皎勃东布防,以策应英缅军,万一英国人顶不住,他们马上上前去接防,掩护中路第五军的侧翼,以免日军打垮英缅军后迂回堵死第五军后路。”
听闻此言,亚历山大兴奋不已,冲孙立人和明清远连连道好。
“嗯,大家一定要同心协力,打败日军,然后收复仰光!”蒋介石顿了顿,换了个话题,“曼德勒的建筑很不错嘛,跟我们的南京一样好,即使英国佬撤退,我们也可以把滇西的部队再调过来,再调十个军来,